『 少即是多,慢即是快 』-《减法》
要想领先99%的人很难,
但想领先95%的人却相对容易。
只要做好一件事:减法。
这本书通过 减少贪多、减少期待、减少消耗以及减少完美主义 四个方面,整理了一套帮助我们做好自我规划的333时间管理法。它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发展成熟的社会里,做减法是更好的奋斗方式。
减少无用学习
所谓无用学习,就是学了之后用不上,或者极少会用上的东西。
我们平时总会看到那些让人醍醐灌顶的文章或短视频,在看的当下会觉得收获巨大,但大多这样的知识除了按摩我们的情绪,对生活或许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。
因为一个新的知识,如果不能在后续的生活中反复应用,它便很快会被遗忘。
比如那些数理化的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呢?
每个人一生的时间和资源十分有限,有时贪多和拼了命地学习,反而会导致资源和机会成本的损失。要克服贪多的毛病,就要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出发,通过 “选问题 → 定范围 → 实际用” 这三步,将学习和生活合二为一,做到“为学而用”,这样所学的知识就能在工作中自然重复,学习就不会只停留在表层。看似学的更少,实则却能用得更好。
减少无用情绪
大部分让自己后悔的错误决策,都是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产生的。
如何减少无用情绪,避免情绪失控?
我们要学会在情绪和行动之间留有一丝意识,在行动中思考行动,在这丝意识中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,就能摆脱负面情绪。
1. 此刻我的感受是什么?
当我们试图去压制情绪,实际上却是在给它力量。
比如你要求自己不要想鸡腿,脑子里就会不断出现鸡腿。
所以这一问的目的,是去识别自己具体的感受,当负面情绪一旦被识别,很快就会消失。
比如“我此刻的感受是愤怒,我的心跳有些加快,双手有些颤抖”。
2. 我想要的是什么?
这一问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识别 情绪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。
比如“我希望对方停止对我表达不满和抱怨”。
3. 围绕需求,我该怎么做?
这一问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 将情绪转换为解决问题的思路 。
比如“愤怒只会引发更多的愤怒,我需要让双方冷静下来”。
4. 我现在需要做什么?
这一问的目的,是让我们 做出当前最适合的行动,真正摆脱负面情绪的操控 。
比如“此刻我应该暂时终止对话,换一个更好的时机”。
通过以上四问,一次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行动的应对过程就完成了。
减少完美主义
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福格有一个福格行为模型,他指出 一个行动能否被触发,由一个人的能力和动机共同决定 。
当行为处于曲线上方会触发成功,下方便会触发失败,当我们对一件事追求完美时,便容易因为困难感而启动失败。
减少完美主义的方法,要从敢于接受“烂开头”开始。
当我们对一件事产生畏难心态时,怀着“管他的,先做了再说”的心态就能很容易开始。用烂开头启动后,再用“短、平、快”三步,把“烂”变成“好”。
- 短的意思是,把后续的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周期更短的小任务,每个小任务的实现周期都不要超过你的耐心。
- 平的意思是,拆分的任务不能太难,最多是你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地步。
- 快的意思是,分解出来的小任务要见效够快,完成后能够及时获得正向反馈。
这一个个微小的进步,便会成为你持续行动的动力。
本书作者王世明,YouCore创始人,曾任IBM和惠普咨询顾问,通过做减法为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。本书分为两个部分,前半部分分析了如何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减法,后半部分作者分享了独创的333时间管理法,用更弹性和轻松的时间规划,让自己能够高效专注地完成任务,成为那5%的人。
最后,分享书里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阅读:
——《减法》
《减法》
- 作 者:王世民
- 出版年:2023.9
- 分 类:个人成长
——来自 @不略